2017年,第一家玩具企业落地新野县。7年时间,这片昔日的农田上已集聚42家玩具企业,形成了一条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加工再到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年产值近10亿元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新野,探寻"中原玩具制造之都"的崛起密码。

走进新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,注塑机轰鸣不息,智能仓储机器人穿梭如织,一箱箱印有“明迪”“磊宝”等多个国内知名品牌的炫酷积木玩具正装车发往全球。令人惊叹的是,支撑这场繁忙景象的,竟是一个从零起步、仅数年时间便聚链成势的玩具产业集群。


作为一个内地农业县,如何能吸引沿海玩具企业北上“落户”,新野靠的是一次政务服务的革新。


融媒体中记记者卢琳:“我现在是在新野县政务服务大厅,我身边这个看似普通的办事窗口,就是新野县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共同设立的“跨省通办”专窗。一家澄海的企业如果想落户新野,它的负责人无需亲自跑到河南,只需在这里提交材料,最快三天,就能拿到所有在新野开工生产所需的证照。”

作为全国玩具产业重要集聚区,澄海有6万余名新野籍务工人员,两地产业协同需求迫切,而传统异地办事流程曾是制约要素流动的“玻璃门”。

为破解这一难题,新野与澄海签订政务服务“跨省通办”协议,首批梳理12大类115项高频事项,涵盖企业注册、项目审批、生产许可等全流程。通过“线上专栏+线下专窗”联动,实现“异地收件、远程核验、协同审批、邮寄送达”闭环,企业办事时限缩短60%以上。此外,新野还率先推出“专属管家”制度,用一对一的服务让企业真正实现“落地无忧”。

新野县汉城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宋亮:“将服务端口前移做到了专人专岗一对一的服务,指导企业完善营业执照、备案、环评等项目开工前期审批材料,为企业提供全流程、全领域的跨省帮办、代办服务,让企业只进一扇门,只找一个人,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属管家。”

政务服务半径决定产业辐射范围,当地为每家企业全流程代办跨省手续,仅2024年就推动10多家玩具企业落户,带动模具设计、注塑加工等配套企业集聚,形成跨区域产业协作生态圈。这种“数据多跑路、企业少跑腿”的改革,让新野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“磁力场”。


新野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副局长孟显博:“目前,新野县已与北京、上海等10省市18个县区建立了合作,将207项服务纳入通办清单,其中针对玩具产业特点优化了8项特色服务流程。下一步,我们将逐步推行玩具研发项目鉴定、检测认证、知识产权保护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政务服务,让外地企业落户“零障碍”,为打造“中原玩具之都”提供坚实的政务保障。”
政务赋能聚产业,新野玩具正加速腾飞,“中原玩具制造之都”未来可期!
声明: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公开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内容侵权或其他不妥之处,敬请联系删除。霄鸟云玩具配件配套网站对文中所述观点、结论保持中立立场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特此提醒: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相关风险与责任请自行承担。